2018高雄獎優秀作品高美館展出

高雄市副市長史哲(左一)及高美館館長李玉玲(右一)與高雄獎得主合影。

2,422 total views, 1 views today

高雄市副市長史哲(左一)及高美館館長李玉玲(右一)與高雄獎得主合影。

【記者崔家齊報導】2018高雄獎3月24日下午於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行頒獎典禮,高雄市副市長史哲及高美館館長李玉玲親自出席,5位高雄獎得主楊順發、徐叡平、蕭聖健、胡鈞荃、林羿綺每人各得新台幣40萬元獎金,另有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張天健、7位優選獎及27位入選者,所有得獎人精選優秀作品將自即日起於高美館401-403展覽室、多目的室展出至5月26日止。
史哲代表市長陳菊出席時指出,高雄獎邁入第22年,他個人就出席了12年,作為一個年輕的城市,期許高雄獎扮演一個開闊的角色,讓新銳藝術家有創作的藝術平台,“高雄獎” 自1997年由市美展轉型,鼓勵藝文創作、扶植年輕新銳,也成為台灣相當具有指標性、重要性的藝術獎項之一,評審團真心的投入也是高雄獎權威性指標重要基礎;高美館改制為行政法人後,將高雄獎做為一項策展性的獎項,也期盼保持對高雄獎的學術研究與展覽的初衷,更發揚公益性、教育性、推廣性,在未來也發揮更寬廣的空間。
高雄獎得主楊順發解說其作品。

高美館館長李玉玲則表示,2018高雄獎從去年10月起徵件,經歷了籌備、初審、複審,在532名送件者中選出5位高雄獎,有在藝術界創作不斷的藝術家,也有學院內的藝術新秀,得獎作品運用獨特媒材語彙,結合創作的機動性與原創性,深刻傳達對外在環境或內在風景的省思;今年度並首度將科技藝術納入新媒體New Media類收件,以實際行動回應`資訊串流時代的呼喚與期待,提供藝家與時俱進的創作選項,擁抱當代藝術創作所主張的流動及前衛精神;而3位科技藝術入選者也全數獲得高雄高雄獎,是今年比較特殊的情況。
李玉玲表示,高雄獎歷經多項變革,首創「初審分類、複審不分類」之評審機制,更於2007年推出觀察員制度,彈性針對當年藝術轉變之趨勢進行檢核與自我調整,為的是讓高雄獎更切合年輕世代當下之創作需求,吸引更多優秀作品參與,希望高雄獎成為台灣第一個深具特色的當代藝術平台後,更積極、更進步、更能回應當代藝術創作的多元能量。
秉持著初審分類、複審不分類制度的高雄獎,鼓勵多元、當代的創作與想像,不僅對於當下流行的媒材或形式,而且是對於傳統媒材如何對應當代的藝術生產。分類初審,由各式各樣不同類型的創作者,依媒材分類投件,初審選出優選獎,代表該類的最優秀作品;複審則不分類,打破媒材的框架束縛,讓所有入選者的三件原作,直接呈現在展場中,同台競爭。
高雄獎得主蕭聖健解說其作品。

複審評審時,更多的是評審之間對作品的評論與對話,可說高雄獎是討論出來的而非選出來的。高雄獎以展覽為思考路徑,期待各分類的獨特性,在展覽中被更清楚、明確地看見,凸顯高雄獎的特色。過去幾年來,對於高雄獎的學術研究與展覽從未停止,除了「時代的位移–高雄獎20年」、「高雄獎夢幻隊與四道戰帖」等展覽對於高雄獎作一回顧與展望未來的探尋,之後更將以研究與策展的方向,嘗試不同的呈現。
2018高雄獎得獎者創作理念

楊順發
作品名稱:台灣水「沒」–保國護土篇
創作理念:
雲、嘉、南沿海一帶是台灣地層下陷情況最為嚴重的地區,每每驅車經過,沿途總是會出現各種浸沒在海中的軍事設施…等,駐足聆聽,彷彿都還能聽見它們在無聲地吶喊著:「雄壯!威武!嚴肅!」。
如今這些廢棄建築,都因地層下陷,靜靜的躺臥在海上﹐無人關注,無人聞問。那許許多多的故事,在歷經時間的淘洗後,無數人的青春如今只賸餘斷垣頹壁,一切又重新回歸大自然。當年開荒墾殖的無比信心皆成為海市蜃樓,夢幻泡影。讓人不禁唏噓,人定然可以勝天嗎?

作品名稱:台灣水「沒」
創作理念:
台灣水「沒」?…台灣水墨?…台灣「美」沒(台語)?
因為全球氣候變遷,地球暖化之故,科學家預估百年後,海平面將比現今上升1公尺。但其實無需等到百年後,環顧當今現況:水庫攔砂及抽砂、沿海地區過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防風林被砍伐導致海岸線退縮、洋流方向改變等,氣候變了,風向變了,天災的頻率與強度增加了,自然環境似乎一直在改變,但人類的思考卻彷彿原地踏步,甚而顢頇自欺,完全不將大自然的警訊當作一回事,一廂情願地認為人定勝天…。

徐叡平
作品名稱:義肢
創作理念:
科技始於人性,人類慾望廣大而繁複,科技延伸人人也延伸科技,密不可分。有關戀機癖論述評判當前人與機的關係過於親暱,甚至變態。我對此評語感到興奮,如果人的慾望始終無法不變態,那不如擁抱人體為集合assemblage的概念,戴上我們的輔助器官(佛洛伊德),創造新的親密關係,探索生而為「人」還有什麼樣的可能

作品名稱:輪椅、拐杖
創作理念:
反觀人類與科技之間的長遠歷史(從我們將石頭磨成茅的第一時間開始) 我們知道身體,它的潛能與可塑性並沒有被科技定奪,身體可以也已經承受各種科技。我想由這項親密且脆弱的關係探詢人與科技之間的界線在哪裡?一方從何而止另一方又從何而起?我們該如何理解自己在不斷變化的邊界中的定位︖

蕭聖健
作品名稱:月夜
創作理念:
現代工業文明的發展,改變了大家原本的生活方式和周遭的環境。大自然的美景逐漸消逝不再,吵雜穿梭的人車雜沓,取代了記憶中的蟲鳴鳥叫和田野蛙鳴。透過工業文明的機械產物,我試著在其中尋找和重塑回憶中月光下的樹影婆娑,營造出一場以物件為主的聲音錯覺幻境。

作品名稱:夏之聲
創作理念:
記憶的童年中有一棵大樹。在樹下乘涼、玩耍、聽著蟬叫聲,是我熟悉的夏日回憶。作品中,刻意採用過往生活中曾經被使用過的素材。藉由這些物件本身所承載的歷史記憶和機械運作時所發出類似蟬鳴的聲音來與印象中的童年產生連結,重現自己腦海中夏天的聲音。

作品名稱:群
創作理念:
小時候每到放學時,路邊的樹上和電線上總是會停滿了麻雀,吱吱喳喳的發出吵雜的聲音。曾幾何時,過去認為理所當然的自然景象已不復存在。都市的開發、自然環境的破壞,讓過去常見的麻雀日漸稀少。本作品藉著以機械運作方式所營造出百鳥爭鳴的聲音,反諷人類為了追求工業文明的發展,不斷去破壞身邊珍貴的自然環境的盲目行為。

胡鈞荃
作品名稱:異域
創作理念:
在多向度的網路時代下,關係、時空與定位交織出許多不同的竄流層面,雖然網路空間消除了時間、距離和空間的問題,卻同時造成殘缺不完整的情感與記憶,我運用3D掃描以不規則的鏡頭運動方式掃描他們的日常生活風景,產生殘破與模糊之視覺畫面,試圖探究在資訊科技高速後的時代,我們似乎得到了更多,同時卻也逐漸更不完整。

作品名稱:逝探
創作理念:
在我的家族中有一半的親人住在國外,所以長年以來幾乎每個週末,我們都會以網路視訊的方式維繫情感。前期製作時,實際去平常與我以網路維繫情感的親人、朋友的生活空間居住,運用3D掃描以不規則的鏡頭運動方式去掃描他們的日常生活風景,產生不規則的殘破與模糊之視覺畫面,試圖呈現網路時代下不完整的回憶與連結。

作品名稱:蜉蝣
創作理念:
此作品運用3D掃描的方式捕捉日常中的人物與物件,並將每個三維度的掃瞄結果構成2D平面的視覺影像,試圖探究在資訊科技高速後的時代,我們如何確認與找到自己的確切座標?而在壅塞、飄渺和模糊的網路空間裡,是否成了他者與虛擬世界中的蜉蝣。

林羿綺
作品名稱:父域安魂曲
創作理念:
藉由童年時交雜著夢與記憶等家庭私密景觀的探尋,用腦內影像回溯與意識催眠的方法,透過儀式化的重演過程,回溯與父親放蕩不羈的奇幻經歷,讓過往的黑色回憶重新復魅再生。運用動態影像的不連續性、分割畫面以及畫面閃回,企圖擬仿腦中的記憶片段,並透過薄紗布幕裝置讓影像穿透、流溢出來,呈現記憶與影像之間的曖昧之境。

作品名稱:航向鬱(慾)海汪洋
創作理念:
從一盒在左營廢棄眷村所撿拾的幻燈片做爲發想,崩解、泡水扭曲等非預期性破壞,讓影像變得抽象迷人,於是我用潛意識與夢境的角度,重回廢棄軍區找尋線索,與這些影像共同疊合重生。在裝置上我使用數位投影搭配傳統幻燈機,用物理投射拼貼的方式,讓觀眾被裝置的三道光束帶領,進入新舊媒介影像中疊影與薄質流動的恍惚之界。

作品名稱:琥珀之夢
創作理念:
從錄像作品《父域安魂曲》中發展而出,不同於平面攝影的呈現方式,我採用燈箱裝置搭配隱性敘事,從記憶碎片的角度呈現場景中虛幻與真實間的辯證關係。

攝影類優選得主楊育傑介紹以父親返鄉為題材的作品。
另外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得主張天健,7位優選獎得主紀人友(水墨/膠彩類)、柯良志(書法/篆刻類)、蕭其衍(油畫/壓克力類)、丁柏晏(素描/版畫類)、吳有容(雕塑類)、楊育傑(攝影類)、王寶慶(複合媒材類)。
27位入選者則包括水墨/膠彩類的柯懷晴、李品墨、陳芷若;油畫/壓克力類的楊淑芳、鄭崇孝、蔡宜儒、蔡宗祐、宋真、蔡芝其、張善學、黃鈺軒、劉韋岑;素描/版畫類的游雅蘭、阮原閩、劉呈祥;雕塑類的耿傑生、撒部‧葛照;攝影類的林振宏、蘇崧銘、李阿明、吳孟真、周永忠;複合媒材類的蔡亞馨、吳家盷、康雅筑、洪鳳蓮、余孟儒。

★ FB帳號發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