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大樹的聲音~均安宮千年茄苳公 與年輕世代的故事

2,872 total views, 5 views today

傾聽大樹的聲音~均安宮千年茄苳公 與年輕世代的故事

行過車水馬龍的台灣大道,在高樓林立的馬路上,有一個相當古早味的公車站牌「茄苳腳」,再往前走,一個非常有歷史感的古老牌樓「均安宮」彷彿帶我們穿過時光隧道,來到五六十年前的台中,而牌樓旁邊廣闊的綠地,家長帶著孩子們吹泡泡、年輕的情侶攜手漫步、老人家繞著千年茄苳快步運動著…這裡是國寶級神木,也是市府認證的「台中之寶」千年茄苳公。

 

均安宮三府王爺
茄苳王爺公
均安福德祠

「東海學社 成功文史工作室」很榮幸受廟方的邀請,來為均安宮、千年茄苳公、均安福德祠進行口述歷史的訪談與介紹。長年守護茄苳公與關心環境的均安宮董事長郭耀泉表示,很開心看到年輕人願意投入鄉土寫作與口述歷史,更開心看到曾畹伃小朋友為均安宮與神木爺爺,畫了非常精彩的圖畫,覺得非常的欣慰。

帶你們來看「均安宮三寶」,總幹事的開場介紹,就讓人印象深刻,雖然我們在網路上就知道均安宮三寶是(千年櫸木大鼓、千斤大神轎及千年茄苳樹),但是親身站在千年櫸木大鼓前,仍然非常的讚嘆與震撼,櫸木質地細緻,生長緩慢,能夠找到這麼完整的櫸木然後一體成型製成大鼓,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站在大鼓前,即使隔著口罩仍然可以聞到櫸木的香味,更是只有親眼看見,才知道大鼓的珍貴,難怪常常會有日本遊客慕名而來,就是想親身感受大鼓的魅力。

接著總幹事帶著大家,精心介紹均安宮以及茄苳生態公園的最佳拍照角度與網美打卡景點,細心指導大家該怎麼拍照、該怎麼調整角度,霎時間,這趟走讀之旅意外的和網美團有異曲同工之妙。透過不同的角度,真的深刻感受到茄苳神木之美以及大自然的巧妙,更覺得當年感動全台的守護千年茄苳運動,能夠有三贏的局面,真的要感謝太多人了,廟宇牌樓上的對聯,是最完美的寫照:

「茄王玉樹欣榮千年翠 苳公顯威感應護後龍」

接著均安宮導覽志工詹老師則從台中早期墾拓的歷史談起,從後龍仔、上公館的古地名由來談起,接著聊到老茄苳所在地名原為「茄苳腳」,是原何厝開源地,後來稱為後龍里。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為茄苳王爺公壽誕,許多拜為「契子」(義子)的民眾會回來拜壽並換香火,這是地方的盛事。

我馬上回想到很久以前跟爸爸來均安宮拍照,真的有一位遠在加拿大的黃老師看到,特別感動的留言說:他小時候住台中,就在茄苳腳附近,看到神木仍然這麼健壯旺盛,非常的感動!

最後均安宮董事長,也是後龍里的里長郭耀泉,跟我們分享了他成為護樹志工的緣由:我從民國93年開始關心與投入護樹…那時候樹木的生存環境,因為都市的快速發展,週遭水泥化鋪面,以及鄰近的梅川加蓋成為帶狀公園、鋪設柏油路的時候,讓滋潤老樹的水源嚴重受損。

於是我們撤掉水泥硬鋪面,把鋪面敲開,看到會流淚…樹木的根系密密麻麻,細如髮絲….陳玉峰教授曾說過:「自然生成的茄苳樹,附近一定有地下水或水源」當年日本人在此興建了大批日本和式住宅,名為「大和村」,供給日本來台的中堅階級居住,在當時是台中唯一的文化住宅街區,也是因為相中這邊豐富的地下水源。

爾後,隨著公民意識的提升,守護千年茄苳樹運動的三贏,這邊常會有日本與中國的學者與樹木保育團體來進行觀摩與訪談,他們對於台灣的公民意識與環境生態運動的進步感動不已,每每聽到當時匯集了全台各地為保護老樹連署與聲援,並且各種音樂會、寫生活動、以及千人集氣,往往聽到都會流淚。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次的訪談感恩均安宮團隊的詳細介紹與導覽,以及迎風啟程兒童關懷協會、樂風工作室、明目書社 門外雜誌等年輕夥伴們與部落客的熱情參與,環境教育也是這樣樹德與樹人的志業。

認識茄苳樹

茄苳是台灣的鄉土樹種,是台灣低海拔老樹的四大天王(榕、樟、茄冬、楓香)之一;台灣現存最早的縣志《諸羅縣志》已有登錄,也稱作「加冬」,後來才名為「茄苳」。茄苳,其木長壽,因而被視為吉祥樹,地方上也喜歡以茄苳作為地名。在台灣早期傳統地名中,如:佳冬鄉、茄苳腳、茄苳、茄苳坑、茄苳林、茄苳湖、茄苳溪、茄苳景觀大道、茄苳交流道、茄苳里等。

茄苳因土生土長且壽命又長,常可生長成巨樹,與榕樹、樟樹一樣,經常成為鄉里百姓會膜拜的神樹,因此我們經常可以在寺廟前,看到留存下來百年、甚至千年的茄苳老樹。

茄苳也是台灣原住民邵族的聖樹,象徵祖靈和子孫世代繁衍。鄒族傳說天神「哈莫」(Hamo)用樹葉創造人類,其中茄苳樹葉變成平地人。

★ FB帳號發表您的看法
About 城市文藝復興學報 曾彥霖 213 Articles
以「文化、藝術、社福、社造」為願景,投入健康社區與城市策展概念的提案與執行,長年參加東海藝術街商圈活動與集興宮西秦王爺志工團及中國醫中醫系義診部上醫醫療服務隊志工,並從中體會出一種融合街區經濟與福利政策的社區工作模式。 於《華巍藝術新聞》有「台灣城鄉圖誌」專欄,深度報導與記錄台灣城鄉之美與社區議題。文章與作品並長期投稿於台中府會新聞《新華報導》、高雄府會新聞《南部最大聲》,希望在文化藝術與社會層面都能有所關懷。